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一
陈子昂〔唐代〕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非常喜爱鬼谷先生,远离尘世污浊在青溪山居。
掌握所有的经世之道,独自住在山上与白云相处。
战国七雄正龙争虎斗,天下大乱很久也没有君主。
浮华的虚荣不值得珍惜,怀抱这时代文化毫不显露。
舒展道术可充满宇宙,卷起则不满一分厚度。
哪想如山树无用长寿,空自与野鹿同群为伍。
注释
囊括:包罗;包含。
久:一作“乱”。
浮荣:虚荣。
可:一作“之”。
岂徒:难道只是;何止。
参考资料:完善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十一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简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一》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开篇直接表达了对鬼谷子的喜爱,并描绘其隐居之地青溪的纯净无垢,指出他虽精通经世之道,却超然物外,将自身置于白云之间;然后转写当时社会动荡,没有明君,世俗的浮荣不值得追求,而鬼谷的智慧如同卷舒自如的书籍,既可以广袤无垠,又能收敛于方寸之间,哪像这般大才却只能与山林野鹿相伴。这首诗表达对鬼谷子才能的赞美和生不逢时的嗟叹,蕴含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56篇诗文 324条名句
梁甫吟
李白〔唐代〕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 同:沾)
垂老别
杜甫〔唐代〕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衰老 一作:衰盛)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