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杨子

李白/岑参〔唐代〕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渭城边上我们纵酒言别,在酒坊里长醉而不能入眠。
满树的梨花就像积雪那样洁白,千万条的杨树叶恰似那缕缕青烟。
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
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

注释
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里形容饮酒之多。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垆头:酒坊,酒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祝愿。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花间一壶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初上长安时期。所送者不知何人,可能是作者新交的朋友,远游京城不遇而暂且返回故乡。其人未受特别的摧折,而李白又正当意气风发的盛年,所以此诗别而不伤。一说,此诗为岑参居长安期间,在渭城为友人杨子送行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高文,王刘纯选注. 高适岑参选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256.
2、 (唐)高适,(唐)岑参著;涂元渠选注. 高适岑参诗选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94.
3、 杨嘉仁著. 随缘居诗词评论集[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6:130-132.

简析

  《送杨子》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送别畅饮,可见诗人与友人的忘形之态;颔联写阳春美景,正宜醉心;颈联进一层临别劝酒赠鞭,一片慰情;尾联悬想友人到家时正逢月圆,更表现出羡慕欣悦的送人之情。全诗通俗和工丽结合,真情与想象相融,感情明快略带怅惘、真挚感人。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

韩翃 韩翃〔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末怀李白

杜甫 杜甫〔唐代〕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韩荆州书

李白 李白〔唐代〕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